清明过后,田间地头便呈现出一片机械化播种早稻秧苗的忙碌景象。4月10日,在位于箬横镇东浦农场的国聪家庭农场内,农场负责人朱国聪正对其育秧棚内的稻秧进行梳理。
“本来可以按序进行的,现在全部都挤在一块,抢时间很重要。”朱国聪说,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春耕播种显得比较“忙碌”。3月中下旬,农场的百亩早稻种植田里轮种的西蓝花已完成采摘,紧接着马上进行了机械化灌水、耕田等操作。下阶段,朱国聪将在培土过程中,引入鲫鱼等鱼苗在田中开展养殖。在事后秧苗成株期,还将适时引入水鸭进行生态除虫。“这样的轮作模式,养殖同步,不光光是有利于早稻种植,还可以刺激养殖经济和其他作物收益。
自2019年被列为台州市千亩稻渔(鸭)生态综合种养示范助推产业振兴项目以来,该镇以创建农业园区为抓手,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促销,狠抓粮经轮作、种养结合主线,不断推动农业转型发展,扩大轮作减少休耕,使土地利用最大化。箬横镇农技员柯夏生告诉记者,目前正是栽种秧苗的关键期,箬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也将密切关注机械化播种后水田中的水质、温度等,并及时取样,严防渔、鸭等过度密集,并进行秧苗病害全方位监控,及时处理。
同时,为鼓励粮经轮作,扩大种养结合,避免休耕现象,箬横镇还推出专项资金扶持政策。除市补以外,对辖区内种植早稻面积50亩以上的本镇种粮农户按照每亩10元再补贴,并同时推出对其他50亩以下的种粮散户按照每亩100元补贴。记者从箬横镇了解到,在粮经轮作、种养结合的模式下,箬横镇早稻种植面积已经稳定向好发展,基本达到春耕前制订的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