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经济  > 商情指南
路桥开展“百名书记带百货”网络直播活动
  • 日期: 2020- 04- 23 15: 39
  • 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直播间里,路桥区蓬街镇尚家村党总支书记蒋波(中)为“杨礼池小番茄”代言。资料图片

“蓬街镇靠近东海,土壤、气候条件好,适合种植很多热带水果。我们的百香果品质、口味俱佳,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和氨基酸。”

3月21日13时,路桥区蓬街镇启明村党总支书记周海德在淘宝直播间里,一边用配备的工具剥开当地种植的百香果,给观众展示鲜嫩多汁的果肉,一边介绍百香果的营养价值。当天直播观看人数接近1万人,屏幕下方,不断涌入网友的点赞和留言……百香果的销量也不断上涨,当天就卖出了55箱。

疫情以来,为了缓解农产品销售困难、企业商品订单大幅减少等情况,全市多地党员干部联合电商、短视频平台,化身“带货主播”,帮老乡带货,周海德就是其中之一。与专业主播不同,他的身份更受关注,更显诚意,信誉也更有保证。

农产品滞销,村民、干部俱心忧

王小青是蓬街镇启明村第一批种植百香果的农户。

近几年,许多葡萄品种面临淘汰,棚子里空出了不少葡萄架子。经过一番考察,他发现百香果种植方法和葡萄类似,棚架设施可以共用,能节省一大笔成本,再加上土壤、气候适宜,王小青当即拍板引进种植百香果。

起初第一年,百香果走批发,销售情况良好。今年春节,受到疫情影响,各地封路,王小青的百香果无人问津。疫情缓和后,他也试过拎着几篮去路边摆摊,偶尔能卖出个四五斤。直到今年3月,仓库里还囤着几千斤百香果。

“百香果比别的热带水果储存得久一点,但也只能放一个月左右。”时间就是果子的“生命”,天气渐热,百香果放久了一来口感欠佳,二来也容易腐坏。为这事,王小青一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3月中旬,启明村党总支书记周海德接到通知,区里为扶企助农,将开展“百名书记带百货”网络直播活动。基本没接触过网络直播的周海德心里想,带村里滞销的百香果去试试!哪怕“死马当作活马医”也好,万一能找到销路呢?

为了直播,周海德提前一个星期准备。为了让直播看起来更有趣味,他还设置了一个现场“开箱”环节,让观众更加直接地看到百香果的质量。

3月21日,首次试水直播带货的周海德在屏幕上看起来谈笑自如,实际上十分钟的直播结束后,他背过身去偷偷擦掉了额头上的汗水。

“第一次对着镜头直播,心里确实挺紧张。”周海德坦言,今天来当“主播”的目的是为村里农户增收,每卖出一斤百香果,对果农来说都是最好的帮助,自己必须稳住。

干部代言,产品价格、质量有保障

短短十来分钟的直播,蓬街百香果的名声就“打”了出去。直播后,陆续有个人、单位等直接联系启明村农户,以团购的形式进行购买。一个星期不到,剩下450箱左右的百香果全部卖光了。和专业主播相比,这份成绩并不出众,不过,乡里乡亲们都很满意。

“网上直播,能够卖出农产品?不仅是农户,我自己一开始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周海德说,此前大多时候,启明村的农户们都是自己在马路边摆摊,一天也卖不出多少。

“一箱百香果一共24个,疫情之前要卖45元到50元,现在直播间的观众们,购买只要35元包邮,算起来一个不到2元。”为了推广品牌,让消费者先尝尝味道,周海德与农户商量就卖成本价,利润很低。

相较于初次“触网”、低价让利的周海德,蓬街镇尚家村党总支书记蒋波是十足的“网络达人”,平日里也爱在“口红一哥”李佳琦的直播间里购物,深谙直播“套路”。

在直播间里,她诚心诚意:“杨礼池小番茄是原生态种植,不打农药,不催熟,随手摘来就可以吃,味道好得很。”这种自信源于她对当地小番茄的了解,在直播销售之前,蒋波会对农产品质量分批次进行把关,确保无污染、无公害指数达标。

近几年来,电商发展迅速,但产品质量、退货困难等问题频出不断。有的主播嘴上说得天花乱坠,消费者实际到手的产品却不尽如人意。蒋波知道,除了价格,观众们更关心“吃进嘴里的”到底是不是“好货”。

“我也是第一次买他家的东西,想着是村书记代言,应该不会有假。”下单购买了一箱百香果的王女士说,自己因好奇而来,想看看平日里严肃行事的干部会怎样直播,试试他们推荐的产品到底好不好吃。

推广品牌,促进农产品销售转型

今年3月,在网络各大平台上掀起了“干部直播”带货热潮,一时之间引起社会热议。但不少网友表示,要拒绝玩玩“噱头”追追“风”,让直播真正转化为村民实实在在的收入。

“干部直播为当地产品代言,对消费者来说,自然是可信度更高。反过来,直播也倒逼干部对农产品的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管,起到双向促进的作用。”蓬街镇组织委员李加琪说。

“我们蓬街当地的农业品牌知名度比较高,但是农户们大多采用传统的销售模式——‘你来买,我来卖’,销售范围局限在本地。”蓬街镇副镇长李天金说,直播卖货速度让村民们直接感受到品牌、新营销方式对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性,对他们长远的转型发展有所帮助。

电商销售需要“接地气”,跟紧潮流,太死板就得不到网民的认可。首次直播,大多数干部都是主要介绍农产品的营养价值、种植优势,区分度不高,和留言互动也不够。

“接下来,蓬街镇将与团区委、区妇联合作,召集农业主和相关年轻干部,进行网上营销培训。”李加琪介绍,一方面,通过培训提升干部懂网用网能力,了解网络售卖的规律;另一方面,组织农户加强学习,合力找到消费增长点。

针对资源分散、品牌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蓬街镇投资建成约1500平方米的农副产品展示销售中心,其中除了杨礼池小番茄、富硒大米等本地农产品展销区,还设有农副产品电商平台、培育基地等多个区块,帮助村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由分散经营向集约化发展转变。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