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兴农
科技兴农

仙居:秋来稻香满阡陌

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20-09-29 17:41   点击数:

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金秋时节,仙居大地随处可见丰收景象:金黄的稻浪随风翻涌,收割机穿梭其间,农民们忙碌在田间地头……

近年来,仙居坚持走绿色高质高效粮食产业发展道路,夯实粮食生产基础,优化粮食产业体系,打造粮食产业品牌,走一二三产业融合道路,打造省级仙居稻米产业示范性全产业链。

夯实基础,提质增量常态化

从万年下汤农耕文明走来的仙居,生态农业优势明显,农产品种类丰富。其中,30万亩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中,水稻占12万亩。

如果农业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也打不响品牌。仙居从当地实际出发,制定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区域发展规划,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示范基地为抓手,重点抓规模化、标准化种养殖基地建设,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

为夯实粮食基础,仙居多措并举进行扩面增量:持续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挖掘山区梯田优势,将原来荒芜的梯田重新复耕种粮;压缩经济作物面积,对效益较差的经济作物改种水稻;国土旱改水,将山区旱地改造成水田,全部种植水稻……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让丰收的成色更浓。2016年以来,仙居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稳中有升。2019年,受超强台风“利奇马”影响,该县粮食总产7.27万吨,水稻最高田块单产仍达934.7公斤/亩,单季稻产量综合水平居全台州市第一,完成灾年夺丰收的目标。

嘉禾优7245、嘉丰优2号、“天两优3000”“万象优982”“玉针香”“浙丰宝针”……新品种层出不穷。为促进提质增量常态化,该县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制定“水稻高产奖励”“优质稻米奖励”两项政策,并出台我市首个优质稻米评比奖励政策,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成为台州乃至浙江样板。

绿色生产,科技贡献扩大化

日前,仙居双庙的千亩水稻田一派丰收景象。今年3月,这里还是油菜花景观田园,如今已是稻米飘香。

近年来,仙居通过水稻与油菜花的轮作,有效提升农田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这是该县借助绿色化生产过程,繁荣乡村产业的一个缩影。

“从粮食生产到终端的各个环节,我们对绿色化不遗余力。”仙居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周奶弟说,县里全面推行农药实名制和化肥定额制,实施绿色优质稻米减肥、减药工程,通过种植诱虫和蜜源植物、放置杀虫灯和性诱剂、应用对口高效低毒农药等物理、生态、生物等综合措施,降低水稻虫害发生基数和病害流行风险,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农药使用量。同时,每年定量检测稻米样品60批次,推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稻渔”推广如火如荼。“稻渔共生”种养模式,不仅提高了生态种养管理水平,还增强了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已推广3000亩。

“去年开始,我们在近200亩的水稻田里养鱼,水稻的病虫害大大减少,产量较传统模式翻番。”仙居县达亨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雄明说。

粮食高产,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贡献。无人机播种、抛秧轻简化、在线技术课堂……加速普及的智慧农业,为农户排忧解难。2017年-2019年,该县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率分别为:65.1%、69.5%、72.3%。

产销融合,粮食经营一体化

金黄的稻谷随风摇曳,多彩的梯田层层叠叠……眼下,仙居县朱溪镇杨丰山村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杨丰山生态优越,让这儿的稻米名声在外。村党支部书记周方平说,村里1000多亩梯田都种上了水稻,每到稻谷成熟时,上门高价收购的都排着队来的。

梯田上的水稻成就美景、吸引游客的同时,也直接带动了村民增收。去年,首届“仙居杨丰山梯田农民丰收节”举办,村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提升。借此契机,杨丰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积极推动“卖稻谷”向“卖品牌稻米”转变,全方位推进优质稻米母子品牌体系构建,打造“醉美杨丰山”美丽梯田景观和“杨丰仙米”村级公用品牌,提升稻米价值,也带动了农民就业。

丰收之后如何增收?杨丰山的例子,是仙居积极推进产销融合,粮食经营一体化的一个典范。

近年来,仙居以注册及推广应用仙居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契机,推进优质稻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2018年,全县优质稻米生产、加工及销售主体联合成立仙居县优质稻米产业联合会,带动了仙居稻米绿色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

目前,仙居已完成56家水稻社会化服务组织,覆盖县域5大稻米生产区块,建成5条日生产能力50吨以上的大中型大米加工流水线、17家年用米量超过200吨的米面加工企业和全国最大的米糠综合利用生产线,形成了大米、米糠油、米面、年糕等稻米加工系列产品,优质稻米产业化体系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