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创新推广“两山”理念的重要载体——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建设美丽乡村、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更多可行思路,开启“两山”转化新通道金钥匙。
台州市推动农家乐走在全省前列。市委市政府先后3次组织召开农家乐专题工作现场会,制定实施“加快发展”、“转型升级”、“提升发展”等三大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农家乐发展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2015年8月,省委省政府在天台县后岸村召开全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工作现场会。2017年,台州“农家乐”在省级考核中再次荣获优秀,名列全省第三;民宿型农家乐床位19735张,首次超过城镇星级宾馆,创造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后岸村是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生动实践的标兵典范,实现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华丽蝶变。2011年以来,该村启动发展“民宿型”农家乐,围绕“人人勤劳、人人创业、人人致富”目标,坚持“统分结合,公司化运作”和“五统一”服务,促进了“生态文明+共同富裕”。2020年,村民收入5.4万元、村集体经济530万元,比2010年0.6万元、10万元,分别增长8倍、52倍。
2013年5月,时任省委书记的夏宝龙高度肯定后岸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五统一服务”的实践探索;2018年4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报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洁”工程成果时,后岸村作为开篇第一村亮相大众视野;同年6月,《人民日报》刊登《浙江后岸村嬗变》;2018年, 杭州市淳安县领导带队分两批开展为期四天的“蹲点结对式”考察培训学习;2019年11月,时任省委书记车俊对后岸村书记陈文云寄予厚望:“当好浙江美丽乡村的排头兵,比现在做得更好!”
台州后岸、塔后、下叶、岩下潘、下涨、五岙等100多个村的实践表明,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在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农民创业就业帮助、推动农特产品、旅游景区开发、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新亮点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1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赋予浙江推动共同富裕示范探路的新使命。台州市接力奋斗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促进乡村共同富裕。
民宿型农家乐,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重大农村改革,农民创业就业实现了“砍树卖柴→运卖山货→坐卖生态”的嬗变,生动演绎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乐章。
统筹融合农家乐休闲旅游业,采取三大方面十八条措施。一是平衡发展。民宿型与餐饮型、特色村与特色点、山水型与海滨型、重点县与一般县、古石屋与新房屋、高端与低端。二是充分发展。品牌化、集聚化、示范化、融合化、安全化、富裕化。三是保障发展。持续发展、农民主体、招商引领、人才支撑、财政扶持、协会抱团。
打造“三大基地”。学生乡村教育、市民休闲度假、老人舒心养身的佳地。一是选好地方。注重筛选山区与沿海乡村“山好、水好、空气好”的村庄,引导村民和社会人士共同开发。二是选好集聚。争创省、市、县级农家乐特色村、特色乡镇、精品示范区。三是选好定位。大众化、个性化两条腿走路各显神通,超高端稳妥、中高端主攻、低下端改造各有千秋,精典、精品、精致的橄榄型丰富产品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