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党代会聚焦丨升级“九富”路径,让台州人民更幸福

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24-01-05 16:18   点击数:

共同富裕,民之所向。

市六届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走深走实台州特色的“九富”路径,率先在市域层面形成与共同富裕相适应的美好社会形态。力争到2027年,全市在缩小三大差距、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等领域,形成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的系统“模式”。

台州如何持续迭代升级“九富”路径,让“幸福台州”更加实至名归?这个话题,引起了市党代表们的关注与讨论。

迭代优化“共富工坊”,强化资源管理

作为共同富裕的先行区,“共富工坊”建设,是浙江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的创新举措。本届党代会指出,要迭代优化“共富工坊”,抓好《台州市共富工坊建设管理规定》施行,力争年底累计建成2000家,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5.8万人。

2022年以来,台州市不断推进“共富工坊”建设,成果斐然。“以玉环为例,先后建成了‘栈头渔村’‘文旦花开’‘东海渔仓’等一批省市级示范‘共富工坊’。”市党代表、玉环普天单向器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办主任卢娜介绍。目前,玉环已累计建成工坊172家,吸纳就业人数3400人(其中低收入农户300余人),实现人均月增收1500元。

在卢娜看来,“共富工坊”建设的资源投入和管理需要有一个可持续的模式,以保证长期发展和稳定的收益,为“扩中提低”工作作进一步的贡献。

针对有些“共富工坊”缺乏乡村振兴专家、农业特色人才等,专业的产业谋划能力以及市场化运作能力不足,导致共富带动能力迟滞等问题,卢娜建议,有关部门需建强“红管家”、“导师”和“红小二”团队,邀请企业技能人才、农业技术专家、乡村振兴“绿领英才”等各类专业人才,对技术型劳动力、闲散劳动力以及低收入家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分层分类培训和指导,以工坊管理的专业化推动工作规范化。

卢娜表示,行业主管部门可依托现有的“共富工坊”数字化场景应用,联通销售渠道,保障供需精准对接,探索建立线上“零工市场”,为农村闲散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

培育乡村特色资源 助力乡村振兴

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而“和美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台州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坚持深化“千万工程”,解决了农村长期以来“脏乱差”的难题。

“只有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风貌才能既有‘颜值’,又有‘产值’。”市党代表、临海市桃渚镇党委书记李海峰说,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

他建议,要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推进特色产业培育。同时依托乡村资源,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通过融合渗透等方式,形成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在李海峰看来,有关部门可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民宿、乡村旅游,开辟一批精品休闲线路,建立农文旅融合项目,构建全域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李海峰表示,还可探索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与乡村公共设施建设相衔接,进一步鼓励村集体组建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参与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深入实施“山海协作” 加强协调发展

台州东部为山,西面是海,贫富差距明显。近年来,台州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创新完善市内帮扶新机制、探索山区海岛县动态调整优化机制,推进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

“产业飞地”源于“八八战略”,是“山海协作”工程的延伸。目前,天台、三门与台州湾新区合作共建,仙居与绍兴滨海新区合作共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党代表、天台县白鹤镇党委书记徐威建议,要早谋划、早部署、早布局,实现“一个团队齐步跑,不遗余力建产业飞地”。

徐威认为,要构建起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工作体系,高效推进产业飞地建设,助力“产业飞地”早建成、早投产、早受益。

徐威建议,要强化“飞地”双方的招商引资合作力度,统筹双方招商平台及相关资源,对拟落户“产业飞地”内的“优好大”项目,通过双方协商,以一企一议、一事一议的方式共同保障指标,实现良性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