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动态 > 本地快讯
本地快讯

95后姑娘,让仙居杨梅从“一季红”到“四季火”

信息来源: 望潮   发布时间: 2025-11-26 08:55   点击数:

从枝头的时令鲜果,到货架上的杨梅汁、杨梅酒、杨梅酥,仙居杨梅的“四季旅程”,源自横溪镇95后青年杨馥玮的创新想法。怀揣着对家乡产业的牵挂,她深耕杨梅深加工领域,不仅以技术打破季节对杨梅的桎梏,更凭借亮眼的产业实践入选仙居金牌神仙梅农,让酸甜杨梅香跨越春夏秋冬,也让青春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绽放别样光芒。

这份扎根的初心,始于2020年。金融专业毕业的杨馥玮,放弃城市就业机会却毅然返乡:“受家里影响,想创业做杨梅深加工产业。家乡杨梅这么好、名气这么大,我想让它走得更远。”对家乡产业的牵挂,成了她回乡创业的核心动力。

初涉杨梅深加工领域,毫无专业背景的杨馥玮完全是“门外汉”。为摸清门道,她从基础化验学起:往返外地检测公司与计量院,钻研微生物检测技术,筑牢品控研发根基;专程赴深加工工厂学工艺、调配方,琢磨产品指标控制;就连设备调试也全程跟学、亲手实操。一番系统扎实的学习后,她才正式步入生产实操环节。

从“基础化验学徒”到厂里的“全能经理”,她的蜕变满是艰辛。创业路上,产品口感不一、机器故障等问题每天都可能出现,她甚至想过放弃。但她始终坚信“坚持目标,办法总比困难多”,靠大量实验调试,最终确定了最佳糖酸比与杨梅种类配比;同时,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工厂完成设备升级,既解决旧设备痛点,还提升产品质量、扩大产能、丰富品类。

全面接手浙江梅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来,杨馥玮迅速从“技术实干者”转向“产业布局者”,她敏锐捕捉品牌化趋势,对接仙居县域品牌“神仙大农”,开启产学研合作。“年轻人喜欢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带着思考,她与团队调研后先做多款口味杨梅汁,再依市场反馈敲定“紫苏+杨梅”组合。2023年,“梅烦恼”紫苏杨梅汁在“十个勤天”直播间1.5秒售空3万箱,创120万元销售额。

亮眼成绩背后,是她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工厂引入数字化设备,通过HACCP和ISO22000认证,“梅间醉”杨梅蒸馏酒获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多款产品摘得国际荣誉;她更为产品规划清晰的品牌矩阵:“醉”系列聚焦酒类产品、“最”系列涵盖果汁、果干、酥点等产品。截至目前,其杨梅深加工产品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年收购杨梅超800吨,与农户实现互惠共赢,销售渠道以餐饮门店、私域电商等传统路径为主,未来计划进一步拓展线上公域等多元销售渠道。

在横溪镇的关心支持下,杨馥玮针对杨梅产业“季节性强、淡季断收”的痛点,着手在横溪镇上沈村筹建“梅间最”新工厂。这一项目不仅获得县、镇两级政策扶持,还成功争取到县农业农村局的项目资金与助农贷款。不同于传统大批量生产模式,新工厂以固态产品研发为核心,定位“实验性工厂”——通过小批次试产果脯、果酱等产品,既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又能为梅农提供代加工服务,助力其淡季稳增收。新工厂更藏着她的“青年引才梦”:号召青年加入研发团队,为产业注入新鲜活力,同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纳愿意扎根乡村的创新人才。除此之外,她还计划公益开放工厂研学通道,让课本知识对接生产实践,传播杨梅文化,从娃娃抓起,培养他们的家乡产业认同感。

一颗杨梅的“四季旅程”,藏着杨馥玮的青春理想与乡村情怀。她以创新破局、用坚持铺路,不仅让“一季红”变成“四季赚”,更点燃了乡村产业的新希望,让共同富裕的种子在杨梅飘香的土地上扎根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