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

何道根:十六年如一日培育西蓝花新品种

信息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0-01-02 10:52   点击数:


人物名片:

何道根,男,1971年12月出生。

现任台州市农科院蔬菜所所长,主持西蓝花育种研究。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台州市21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第十一届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2015年台州市“最美职工”、2016年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第二届台州“十大科创之星”、第七届台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台州市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西蓝花育繁推一体化创新团队”带头人,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台州市科技进步奖一、三等奖各1项,选育出5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台绿”系列西蓝花新品种。

浙江省是西蓝花种植大省,常年栽培面积约20万亩,而台州就占了其中12万亩。

2019年是台州西蓝花丰收的一年。在国内各大超市和菜市场里,“台绿”系列的国产西蓝花占据了半壁江山。“台绿”系列是近几年何道根带领团队研究的西蓝花新品种。他打破了国内西蓝花市场一直以来被洋品种垄断的局面,洋种子贵,还经常买不到货的尴尬终于被破解。

十六年如一日 扎根田间培育西蓝花新品种

西蓝花是台州重要的出口创汇高效特色蔬菜之一。在以前,由于国内选育的西蓝花品种商品性通常不及国外品种,难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因此,西蓝花的生产用种绝大多数依赖于从日本、荷兰等国进口。国外公司利用各种手段,不断提高种子价格,垄断种子供给,极大地阻碍了台州西蓝花产业发展。

基于这种状况,2003年,何道根毅然从水稻育种转向西蓝花新品种选育。“种子资源对于农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当时就想,一定要研究出不逊色于国外品种的国产西蓝花,不能让我们的农业被外国牵着鼻子走。”何道根说。

西蓝花育种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何道根跨领域研究,基本上是从零开始,育种资源、育种经验和育种基地都需要他从无到有一点点重新积累。每年的节假日对他来说基本等于工作日,休息的时间也屈指可数,每天到试验田里观察记录西蓝花试验品种的生长动态是他一年到头的工作常态。

夏季是西蓝花授粉收种的时候,烈日当空,大棚和温室里的温度高达40℃,像一个蒸笼,何道根经常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地在试验田里工作;而西蓝花的收获选种正值秋冬季,雨水天气频繁,他又要冒着风雨到田间进行收获,单薄的雨衣挡不住风雨,他全身经常都被雨水湿透。为了引进授粉功能好的蜜蜂,他还需要钻进大棚观察蜜蜂习性。被蜜蜂叮咬是他的家常便饭,他的手常常被蜇起包,一包刚好一包又起,永远没有完好的时候。

春去秋来,十六年来,何道根始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温室、大棚和田间穿梭。在外人看来,他的工作辛苦又枯燥,但他自己却对这份工作有着特殊的感情。何道根说:“每次培育一个新品种,就像看着一个孩子慢慢长大那样,非常有成就感。这份工作,我愿意一辈子做下去。”

打破国外垄断 用科技降本提质

通过十多年的努力,何道根带领团队先后选育出了“台绿”1号、2号、3号、5号、6号,5个不同类型的西蓝花新品种,品质完全可以媲美“绿雄90”、“耐寒优秀”等外国进口的主栽品种,打破了西蓝花种子长期被外国种子垄断的局面。其中,“台绿3号”、“台绿5号”更是入选了2019年中国十大西蓝花新品种。

目前,“台绿”系列西蓝花新品种已经在全国各省市进行了推广,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西蓝花种植面积的6%。

许昌富是临海市杜桥镇湖田村侬耕家庭农场的老板,他种植了150亩的西蓝花,“台绿1号”是他的主打品种。

“‘台绿1号’的品质、抗病性能、植株、球形和产量都可以和日本的‘绿雄90’抗衡,有些指标还高出很多。”许昌富介绍,日本种子的杂株在5%到15%,而“台绿”能在5%以内。

另外,从成本上来看,“台绿”系列也更具优势。许昌富跟记者算了一笔账,日本种子每亩用种在25克至30克,总成本需要287.5元至345元,而“台绿”系列每亩地用种20克,总成本只要210元。“有了我们自己的好品种,现在再也不需要依靠外国种子了。”许昌富说。

何道根表示,接下来,他还将继续探索选育出适应性广、适合于密植、生物学产量利用率高、口感好的西蓝花新品种,满足种植户对国产西蓝花种子的需要和消费者对健康蔬菜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