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经济  > 商情指南
蜜橘电商遭遇低价之殇
  • 日期: 2020- 10- 26 21: 16
  • 来源: 台州日报
  • 浏览次数:
  • 字体:[ ]

眼下,正值涌泉蜜橘上市,11月初,即将迎来旺销期,但今年,不少涌泉橘农却很担忧。

“我们不是担忧卖不出去,而是怕保不住利润,甚至可能亏本。”昨日,临海市亿果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涌泉镇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邱加长说,这段时间他们被网上的低价涌泉蜜橘烦透了。

以电商运营为主的橘农,今年遭遇困境

邱加长告诉记者,涌泉镇电子商务协会共有80多人,基本上都是做蜜橘电商的。原先,协会里的成员达成一致共识,一箱普通的10斤装涌泉蜜橘售价不低于48元,才能不亏本。这笔账是这么算的:橘子收购价每斤3元,包装盒5.2元,江浙沪邮费8元,再加上一些运营成本。然而,随着涌泉蜜橘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人加入到涌泉蜜橘电商队伍,今年一些电商卖的涌泉蜜橘就低于48元每箱。

“淘宝电商的竞争非常残酷,低价、刷单几乎成了电商的制胜法宝,这让我们这些以电商为主的橘农没了流量,销量直线下降。”邱加长说,他的合作社去年总销量有3万多箱,其中在淘宝店的销量占到了总销量的80%,今年这一状况让他措手不及,伤透脑筋,而与他类似的橘农也不少。

邱加长坦言,近几年,淘宝的流量被微信、抖音、微视等分流,他也一直追逐电商的步伐,努力把原先淘宝的客户分流到微信、直播等平台。今年9月份,一些协会成员便开启抖音直播“种草”,但效果并不算理想。“我努力‘种草’一个月,也就吸引到500多个粉丝,觉得前途一片大好,但又有种无力感。”

邱加长说,经过他们调查,低价涌泉蜜橘很多并不正宗,有些品质也不好,但这是市场行为,无法干预。“协会内的成员,我们都可以沟通、协商,但现在低价的竞争者并非是协会成员,真的是尴尬又烦恼。”

部分橘农另辟渠道,深耕精准客户

“电商确实好,也是营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电商有其缺点,那就是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流量到哪,销售者就得跟着到哪。原本经营不错的网店,可能就突然面临流量、销量骤减的情况。”东刊山农业发展(台州)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尹明玉说。

尹明玉介绍,涌泉蜜橘是在2013年布局淘宝等电商平台的,前些年,涌泉镇电子商务协会的很多成员都做得风风火火,销量逐年上涨,销售额从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对电商平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而他在电商做得风生水起之时,便早早地就开始部署,将淘宝店的客户进行深耕,挖掘精准客户,逐步引导到线下,并大力发展与水果店等线下实体店的经销合作。去年销售的8000多箱橘子中,通过电商销售的只有500多箱。“所以今年我一点都不慌张,而且通过这几年客户的深耕,已经培养了一大批的忠诚客户。椒江一个客户,祖孙三代都只吃我家的橘子,加上送礼,单一个家庭一年就要购买五六十箱橘子。”

“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把电商当成主要销售渠道,我们深耕渠道,认为网络销售很重要,但也只属于销售环节中的一部分。网销的销售量只占到我们总体销售量的20%左右。”浙江忘不了柑橘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林东东说,去年,该合作社销售了6000吨涌泉蜜橘,销售额达6030万元。“我们大部分依靠经销商,并拓展与商超的合作,且走中高端路线,通过品牌与渠道的深耕,让我们有底气不参与价格战,所以今年无论销量与利润,基本能与去年持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