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聚焦|杨玲玲:有信心也有决心,高质量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
|
全媒体大型访谈节目《奔向全面小康》第二期特邀嘉宾——天台县委书记杨玲玲说,脱贫攻坚“只有100分,没有99分”,天台将确保全面实现“三个清零”的目标,确保“战果”经得起历史检验、人民检验。 主持人:请您介绍下目前天台县脱贫攻坚开展情况及“三清零”目标完成情况? 杨玲玲:天台有行政村374个,而省定相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就有275个,是全省相对薄弱村数最多的县,有低收入农户6800余户1.2万多人。在“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清零方面,不愁吃、不愁穿我们已经全部解决,现在重点加大教育、医疗、住房这三个方面的保障力度。在年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情况清零方面,去年,天台就已全面完成,二季度我县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10.7%。在集体经济薄弱村清零方面,年底前全面完成“行政村总收入1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目标。 主持人:天台县脱贫攻坚的难点在什么地方? 杨玲玲:天台是山区县,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少,是全省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底子薄。天台在全省相对薄弱村数量多、低收入农户基数大,脱贫任务重。天台低收入农户因病、因残失去劳动力的数量比较多,主要靠政府兜底保障。 主持人:据我了解,天台是个农业大县,你们是如何发挥农业作用,推动低收入农户增收? 杨玲玲:天台有许多优质的农产品,特别是高山蔬菜,绿色无污染,很受杭州、上海等大城市欢迎。我们搭建了“天台大农场”平台,线下通过基地直供,线上通过网络销售,把这些有机农产品送到城市居民的餐桌上。我们还建立“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带动村民和村集体共同增收。 我们实施开展低收入农户持股计划,鼓励低收入农户通过入股,发展家禽、水果、茶叶、药材和高山蔬菜等生态高效农业,实现稳定增收。截至目前,我们已落实低收入农户持股项目4个,总投资788万元,扶持资金629万元,惠及低收入农户153户。 杨玲玲与基层干部和乡亲们夜谈脱贫对策。 主持人:我注意到,天台脱贫有个做法是叫“片区化组团发展”,这个我在其它地方都没听说过,能跟我们详细介绍下吗? 杨玲玲:这是我们创新的举措。片区化组团就是片区带全域、组团促互补,以示范村为龙头,以产业为核心,一村带几村,推进环境共治、项目共建、资源共享,实现组团发展。 主持人:片区化组团应该不是单一的模式,会有比较丰富的模式吗? 杨玲玲:我们片区化组团有这样几个模式。一是强村带动模式。我们的后岸片区,以后岸村为龙头,发挥游客资源丰富优势,带动周边村发展农家乐民宿经济,每年吸引省内外游客超百万,经营收入近亿元。二是村园融合模式。我们的张思片区,5个村利用片区内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由村集体集中流转土地,再租给园区,统筹发展现代规模农业、农旅文创产业,实现村、企、民共赢发展。三是景区辐射模式。我们的塔后片区,利用地处赤城山、大瀑布等风景区的地理位置优势, 引进工商资本,打造主题文宿群、“共享村落”,民宿户年均收入达30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达120多万元。四是项目驱动模式。我们的寒山片区,以寒山文化为内涵,引入华顶国旅开发研学营地,带动各村以“土地折价入股”,村集体持股30%,再把5%股权无偿分赠给低收入农户,2019年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同比2018年增长40%以上。 主持人:天台还有个做法是叫“村级资金互助社”,这一点我印象也很深,这个又是怎么回事? 杨玲玲:村级资金互助社,也叫村级资金互助协会,就是村里自己设立资金池,专门用于村民,帮助解决村民的资金需求。现在我县共有16家村级资金互助社,资金总额648万元,发放借款462万元。村级资金互助社主要特点是:政府注资、村民出资、乡贤捐资、村级监管。一般情况下,我们的互助社资金仅能用于成员发展农业产业,进行增收致富。 2010年,我们平桥镇伍东村成立了台州市第一个村级资金互助社,启动资金有50万元,其中30万元是财政扶贫拨款,还有20万元是村里农户以每户500元的入股金积累起来的。另外有两户实在困难的低收入农户,免交入股金加入协会,但享受和其他会员同等的权利。在刚成立时,低收入农户占了全村人口的70%。他们可以随时从协会中借款,而且额度不断提升,最开始每户每年可以借到最高1万元,现在最高上升到2万元。很多村民都是通过协会获得资金发展产业,最终走上致富道路。 主持人: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今年的脱贫任务还能不能如期完成? 杨玲玲:脱贫攻坚“只有100分,没有99分”。尽管疫情给我们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带来了挑战,但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高质量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接下来,我们将盯牢目标,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实现“三个清零”的目标,确保“战果”经得起历史检验、人民检验。 来源:浙江之声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