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甜”又“美”的共富路,“闲不住”的涌泉蹚出来了 |
|
“帮不了国家什么大忙,遇到了就想出点力。”两年前“涌泉”相报的卖橘小哥陈凯,现在在忙什么?还没到蜜橘销售季,陈凯所在的临海市涌泉镇又“出圈”了,这次是赶上“新中式”风口的旗袍产业。连日来,望潮客户端记者走访这个“闲不住”的小镇,探寻一场“甜”与“美”的故事。 “送出来”的招牌 眼下,涌泉的橘树还在含苞待放,陈凯却又忙碌了起来。“现在是蜜橘淡季,我干回了老本行——我们家原先是经营制衣厂的,卖睡衣。”陈凯边检查打包好的货物,边招呼着工人出货。 陈凯家的厂子面积不大,500平方米左右,有几十号员工。近两年,陈凯春夏卖睡衣秋冬卖橘子,两不耽误。在蜜橘销售旺季,他会开启直播卖橘,和小伙伴们一起运营短视频账号,经营着拼多多、阿里巴巴、抖音等多个平台的店铺。 农忙的时候,两台手机一个支架就是他的工作拍档,有时他把手机架在橘林里,有时又放置在包装间里,“我的直播设备其实很简易,就是为了让顾客‘沉浸式’感受橘子从采摘到送到手里的过程,向他们展示正宗的涌泉蜜橘。”陈凯说,当年的“爆火”是他没有预料到的,很荣幸能够帮助涌泉蜜橘“出圈”。“不管是做人还是卖橘子,都要实在。我现在卖睡衣也一样,首先就是要保证质量。” 陈凯的故事不是偶然。在老一辈涌泉人口中,涌泉蜜橘的招牌就是送出来的。当地居民告诉记者,以前如果有外乡人问起,涌泉人会骄傲地向他们推荐当地蜜橘,并免费将橘子送给他们品尝,招呼下回再来,生意就是这么做起来的。 如今,蜜橘产业已发展成涌泉镇的支柱产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橘树。目前,全镇有蜜橘网店500余家、电商从业人员5000余人。每年从十月开始,涌泉镇家家户户便忙碌起来,采摘、装箱、售卖……很多老一辈人负责种树收果,而“橘二代”们则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将家里的橘子销售出去。旺季每天有数十万斤的蜜橘通过快递网络销往各地,线上销售已占该镇蜜橘销售总额的六成多。“临海一奇,吃橘带皮”的口号越喊越响亮。 扩大蜜橘“朋友圈” 这几年,爱琢磨的涌泉人常常在想卖完橘子卖什么的问题。 “拓宽市场的设想是从2016年开始的。我们就想着能不能‘墙外开花’,这几年尝试过卖橘苗、卖本地桑葚、卖羊岩勾青,也卖东塍豆面。去年第一年卖凤梨,收益还不错。”临海市涌泉镇电子商务协会会长邱加长刚从海南考察回来,“现在这个季节,海南的凤梨、芒果品相都很好,过段时间我们会上架荔枝和杨梅。水果种类多了,一年四季都有东西卖。” “每年的三月到九月无橘可种,相对空闲,就卖点别的农产品。我们考察主要是看品质、评产能、谈价格,有意向的农户们就可以在自家网店销售了。”邱加长“墙外开花”的销售思路,填补了橘农们淡季的空白,这也给他们找了一条致富新路径。 “随着这几年电商兴起,合作社功能逐渐被弱化。私人出售的话,产品品质需要严格把控,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邱加长介绍,涌泉电商协会成立于2015年,目前有协会会员98人,主要是为有需要的果农提供结对帮扶、培训指导、仓储物流等服务。此外,协会还与物流、包装公司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帮助涌泉当地的电商从业者降低运营成本。接下来,涌泉镇电子商务协会将引进AI物联网技术,赋能涌泉电商产业高标准、高质量发展。 “甜”加“美”的新路子 要想可持续发展,就不能仅限于农产品。趁着新中式的潮流,电商加持下的涌泉旗袍产业风生水起,成为“后起之秀”。 “朋友们不好意思,今天我来晚了!现在我们正式开播啦……”中午11点刚开播,芸鹤的直播间就有几百人观看。这是芸鹤和妹妹经营网店的第五个年头,平日里姐妹俩分工协作,一人直播,一人理货,在淘宝、抖音、微信等平台积累了十几万粉丝。“3月是旗袍的销售旺季,再加上今年新中式的潮流,每天能卖出百来件。”芸鹤说,像他们这样的家庭作坊在涌泉还有很多,几间门面房按照功能分区变成了仓库、直播间和改良间。 说到旗袍,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苏州和杭州。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像苏州旗袍城,有半数以上的商铺是涌泉商人在经营。近年来,涌泉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旗袍生产加工基地,旗袍年产值近12亿元。截至2023年5月,涌泉镇旗袍经营主体828家,带动就业8000余人。 2016年是涌泉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时期,凭借蜜橘产业的蓬勃发展,涌泉物流、包装等产业也发展得愈加成熟。为了改变旗袍产业发展“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自2022年开始,涌泉镇全力推动绣衣旗袍产业专业市场建设。涌泉镇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旗袍产业园预计今年8月开园。届时,除了有旗袍档口进驻以外,还配备有直播孵化基地、农贸物流集散中心等,这将为涌泉旗袍产业从低端批发到高定转型提供集约化、规模化、一体化的发展平台,以涌泉之力重塑传统美学IP。 当前,涌泉镇以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为牵引,围绕柑橘、旗袍等特色产业,采用“产业+电商协会+农户”共建共富模式,开展“家门口创业圈”共富技能培训等直播培训,逐步实现涌泉电商全面开花,让政府与企业实现“双向奔赴”。一条“甜”加“美”的共富新路子,正越走越宽。 |
打印 关闭 |